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USDT 的发行机制决定了其价格难以偏离美元。泰达公司(Tether)宣称,每发行 1 枚 USDT,都会在银行账户中存入 1 美元作为储备金,理论上用户可随时用 USDT 兑换等额美元。这种锚定机制使得 USDT 的价格长期稳定在 1 美元附近,日常波动通常不超过 0.1%。历史数据显示,即便在 2020 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2022 年虚拟货币市场崩盘等极端行情中,USDT 的价格也仅短暂偏离至 0.95 美元或 1.05 美元,随后迅速回归正常区间。这种稳定性是其作为 “交易中介” 的核心价值,若出现持续升值,反而会失去市场信任。
市场供需的短期波动可能引发 USDT 价格微小偏离,但绝非 “升值”。当虚拟货币交易活跃时,投资者对 USDT 的需求增加,可能导致其价格短暂高于 1 美元(如 1.01 美元),但这种波动主要源于交易手续费、市场流动性差异等因素,而非内在价值提升。例如,2021 年比特币价格突破 6 万美元时,USDT 需求激增,部分交易平台上的 USDT 价格一度升至 1.03 美元,但仅持续数小时就回落至正常水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微幅波动带来的收益,还不足以覆盖交易手续费和时间成本,更谈不上 “升值获利”。
USDT 的风险不在于 “不升值”,而在于锚定机制的脆弱性。尽管泰达公司声称有足额美元储备,但多次被质疑储备金不足。2021 年,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调查发现,USDT 的储备金中仅有约 20% 为现金,其余为商业票据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这一消息导致 USDT 价格短暂跌至 0.95 美元,引发市场恐慌。若储备金问题进一步恶化,USDT 可能面临 “脱锚” 风险,即价格大幅低于 1 美元,此时投资者持有的 USDT 不仅不会升值,还会直接遭受本金损失。
从法律和监管层面看,USDT 的交易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活动,USDT 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其兑换、交易等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若参与 USDT 交易,一旦遭遇平台跑路、资金冻结等问题,将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此外,USDT 常被用于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持有或交易 USDT 可能卷入法律纠纷。
更重要的是,USDT 本身不产生任何收益。与股票、债券等有实际资产支撑或现金流的投资品不同,USDT 只是一种 “数字代币”,既没有利息,也不对应任何实体资产的所有权。持有 USDT 本质上是持有一种 “兑换凭证”,其价值完全依赖于市场对泰达公司的信任,而这种信任随时可能因监管政策、公司信誉等因素崩塌。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