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在虚拟货币的骗局中,“上公链” 常被包装成项目 “技术成熟”“价值升级” 的标志,CCSAC 国际币也借此大做文章。但深入探究便会发现,所谓 “上公链” 不过是其欺骗投资者的又一幌子。
公链即公共区块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真正的公链上线需经过代码开源、节点部署、安全审计、生态适配等一系列严谨流程,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的公链都历经多年技术沉淀,拥有全球数千个节点维护。而 CCSAC 国际币作为一个传销诈骗项目,既无公开的源代码,也没有任何技术团队披露,根本不具备上公链的基础条件。
从项目宣传来看,CCSAC 国际币所谓的 “上公链” 始终停留在口头层面。推广者宣称 “2024 年 3 月已成功上公链”,却无法提供公链浏览器地址、区块高度、节点分布等关键信息。有投资者要求查看链上交易记录时,推广者仅能出示伪造的截图,截图中的区块链浏览器域名后缀为 “.xyz”,且无法查询到任何真实区块数据 —— 正规公链的浏览器如 etherscan.io,可实时查看每笔交易的哈希值、区块时间等细节,这些都是 CCSAC 国际币无法伪造的。
更关键的是,CCSAC 国际币的运作模式与公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完全相悖。公链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所有交易记录公开透明,不受任何单一机构操控。而 CCSAC 国际币的交易仅在项目方搭建的封闭平台内进行,价格由后台随意修改,投资者的提现申请也被层层限制。这种 “中心化操控” 的模式,与公链的本质背道而驰,所谓 “上公链” 不过是用区块链术语包装的谎言。
类似的骗局早已被监管部门揭露。2023 年,某传销项目同样宣称 “上公链后币价翻 10 倍”,最终被警方查实,其所谓的 “公链” 仅是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的虚假网站。CCSAC 国际币的套路如出一辙,目的是通过 “上公链” 的噱头吸引投资者加大投入、发展下线,延缓资金链断裂的时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判断一个项目是否真的上公链并不复杂:只需要求查看公开的区块链浏览器地址,验证是否有真实的区块数据和节点分布。若对方无法提供或百般推诿,必然是骗局。CCSAC 国际币的 “上公链” 宣传,本质上是利用公众对区块链技术的不了解进行诈骗,参与其中只会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远离这类虚假项目,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明智之举。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