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在加密货币的热潮中,比特币作为龙头老大,其价格波动一直牵动着投资者的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获取比特币的方式探讨,其中 “手机挖比特币” 的说法也开始在网络上流传,看似为大众开启了一扇轻松获取比特币的大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技术层面来讲,比特币挖矿本质上是通过解决极为复杂的数学难题,来验证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并争取获得创建新区块的权利,进而得到比特币奖励。传统的比特币挖矿,需要专业的矿机,像 ASIC 矿机,它们拥有强大的算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海量运算。相比之下,手机的硬件配置主要是为日常通讯、娱乐、办公等功能设计,其 CPU 和 GPU 的算力远远无法与专业矿机相提并论。用手机挖比特币,就如同用自行车与跑车比赛,在算力竞争激烈的比特币网络中,手机的算力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挖到比特币的概率微乎其微。
从实际操作过程看,即便有一些宣称支持手机挖比特币的应用程序,其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应用可能会大量占用手机的系统资源。运行挖矿程序时,手机的 CPU 会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这不仅会导致手机电量快速消耗,常常出现手机电量在短时间内从满电降至低电量状态,还会使手机严重发热。长期如此,会极大地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出现电池续航能力下降、硬件老化加速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这类应用可能暗藏恶意软件。不法分子会利用用户想通过手机挖比特币获利的心理,在应用中植入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一旦用户下载安装,这些恶意程序就可能窃取用户手机中的个人隐私信息,如通讯录、短信、照片,甚至是支付密码等,给用户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风险。
从法律视角审视,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比特币挖矿作为虚拟货币生产环节,消耗大量能源,对产业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都造成不良影响,还容易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参与手机挖比特币,同样触碰了法律红线,一旦被查处,参与者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可能遭受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面临刑事指控。
在收益兑现方面,即便用户幸运地通过手机挖到了少量比特币,想要将其变现也困难重重。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其市场价值极不稳定。而且,我国禁止虚拟货币的交易流通,正规金融机构和支付平台都不允许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这就导致用户在国内难以找到合法合规的渠道将挖到的比特币兑换成现实货币,其所谓的 “收益” 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